1. 英语专业的两大分支——英语语言学和文学,考试科目一致,共四张试卷:二外(100分),政治(100分),基础卷(八级难度150分),专业卷(语言学50分+英美文学60分+概况15分+翻译35分),其他分支的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
2. 考试准备主要依据简章,07年的简章可以参考,但要注意关注08年的简章,一般每年教师节左右公布,以防书目有变化,但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复试时才需要阅读,根据07年的专业卷来看,语言学需要阅读杨忠和胡壮麟的书籍,文学史则推荐使用常耀信的,虽然内容较多,但非常全面,不建议使用陈嘉的书籍。
3. 历年真题每年10月份在东师外语楼对面的档案管有售。
4. 参考书目可以在东师附近的高教书店购买。
5. 关于笔记,如果有确实能帮助理解,如果没有也不用担心,把书看全就没问题!不用过于依赖!
6. 本科生的教材和简章大致相同,不过本科生的英文学史曾使用过李增老师自己编写的书籍,如果能买到,阅读这个也行!
7. 除了你的问题外,还有几点需要强调:
本科生的课程听不听关系不大
东师二外有辅导班,每年11月份左右,应该很有帮助
选读要量力而行,了解作者的大致方向即可!
心态和运气都很重要,要坚持到底!
最好能和你报考同一方向的同学结为同伴,一起讨论
东师的整个过程还是很公平的,要相信自己!
以上的信息基本上已经足够,所以,
最后希望你能扎扎实实地读书,认认真真地总结,顺顺利利地通过!
期待你的好消息。。。
复试办法:
附件7:2011年各学院(所)复试办法(样式)
报到时间、地点
2011年4月15日8:00—9:30外院318室
资格审查时间、地点
2011年4月15日8:00—9:30外院318室
复试时间、地点
15日笔试(全天) 17日面试(全天)外院
复试比例
学术型160%专业学位100%
复试内容
1.专业课测试(科目名称以招生简章公布的为准,满分150分)。
2.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满分20分)。
3.综合能力面试(满分80分)。
复试程序
根据学校复试录取工作意见要求,实行差额复试,先进行资格审查,然后进行笔试,笔试合格方能再进行面试。
研究生的复试成绩最终确定由以下四个方面成绩决定:
1专业基础知识
2专业基本理论
3口语表述能力
4未来学习计划
复试过程中注意学生们在专业学习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能力的考核。
成绩计算办法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综合能力面试成绩
考生最终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考生须知
要求带身份证。各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的具体时间及地点报到时公布。
所有参加复试的同学15日下午1:30在外院参加笔试考试,具体安排报到时会公布。
具体的外国语学院的复试考生: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你的初试成绩已达到我校2011年硕士生复试基本要求。请于4月15日8:00持本通知到外国语学院(本部)318室报到参加复试,交报名考务费100元。逾期不报到者将取消复试资格。
复试期间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须向报考单位提交以下材料(不能按要求提交者,取消复试资格):
1.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及复印件。
2.往届毕业生须提交《本科课程学习成绩表》(加盖教务部门或档案部门公章)、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交就读学校有效学生证和由教务部门盖章的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及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4.
同等学力考生在申请过程中,需向教务部门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六门以上主干课成绩证明原件,以及大专毕业证书(要求大专毕业至少2年或以上,且从大专毕业至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时间不得晚于2011年9月1日)。此外,还需提供大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四级考试成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对于成人应届高校本科毕业生,需提交就读学校有效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教务部门盖章的本科全部课程成绩单原件。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则需要提交结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教务部门盖章的本科全部课程成绩单原件。
参加复试的考生,可提交证明自身研究潜力的相关背景材料,如已正式发表的文章、获奖证书等。
在填写复试登记表时,学术型考生只能选择联合培养,不得选择专业学位;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考生只能选择课程与教学论联合培养;而专业学位考生则无需填写此项。
请携带本通知于报到时出示。
具体安排如下:
- 报到时间及地点:4月15日8点,外院(本部)318室。
- 复试时间:15日和17日。
- 复试内容:
- 笔试科目(150分):外语听力、口语(20分),综合能力面试(80分)。
- 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生需加试科目:
- 加试时间、地点:4月15日上午10点,318室。
- 加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写作。
- 考试科目各专业以招生简章为准。
- 学院(所)盖章。
- 日期:2011年4月9日。
关于考试科目,请参考以下内容:
- 招生专业:0502110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2 商务英语
- 负责人:董成、李立欣、肖辉
- 考试科目:
- ①思想政治理论
- ②二外俄语或二外日语或二外德语或二外法语
- ③英语实践基础
- ④商务英语专业基础
-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英语语言学②写作
- 复试科目:①口语②英语语言学
参考书目如下:
- 《A General Survey of UK and USA: a Contrastive Approach》隋铭才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高级第二版)》[英]Lan Wood等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 《管理学基础(英文第3版)》[美]Stephen P.Robbins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 《经济学(英文第16版)》[美]保罗o萨缪尔森等 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
- 《卓越的商务沟通(英文影印第16版)》[美]John V.Thill & Courtland L.Bovee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此,我要分享一些个人感受。我认为,东师的研究生教育还是值得报考的。以我身边同学为例,学科教学(两年)与学硕(三年)相比,教学任务稍紧,研究生院和学院共同管理,学生需上课、见习实习,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尤其适合想毕业后从事高中教学的考生报考。至于学硕,则需根据专业特点和指导老师来确定。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都是这样,化学、生物、材料等学科较为辛苦,老师主要提供大方向指导,具体学习还需靠自己。偏文科的专业相对轻松,但若指导老师严格,也会很辛苦,学到很多东西。考研季即将来临,建议学弟学妹们提前了解所报考专业的老师们,因为读研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遇到一位好老师。
关于整体风气,除了艺术类和政法类学院,其他师范类学院位于本部。本部校区氛围较为沉闷,因为师范类专业较多。社团活动以教技比赛、公益学校等有助于教学技能提升的活动为主,其他活动相对较少。查寝、集体活动较多,注重集体感。
2、学术氛围。这里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尤其是本部的理科学院,3850元的学费绝对物有所值。在大一阶段,部分学院甚至周六也要上课。如果专业课因老师有事未能正常授课,学校一定会及时补课。此外,学校还提供丰富的附加学习资源,如随堂小考、期中考试等。学期初,图书馆的上座率超过50%,而到了期末,图书馆几乎座无虚席。东师的图书馆在东北地区首屈一指,在全国范围内也毫不逊色。这种高上座率并非因为图书馆规模小,而是因为同学们真的非常勤奋好学。东师本科生的专业教育也做得相当出色,专业课都由本专业领域的资深教授授课,我的专业课老师都是真正有实力的。即便是不那么优秀的学生,几年下来也能积累三五本笔记、一柜子课件。对于师范类学生,学校提供了众多锻炼机会,如教学技能比赛、微格教学、见习和实习等。身边那些本科毕业后就找工作的同学,面试时讲授一节课都毫不紧张。
3、交通与购物。东师本部位于自由大路与人民大街交汇处,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公交和地铁线路覆盖,去往汽车站和火车站都很方便。周边商业区如红旗街、重庆路等也近在咫尺。桂林路更是步行可达。净月校区位于净月,相对偏远一些,但轻轨和公交都十分便利。另外,我认为净月校区有很多优于本部的优点。因为地处大学城,净月校区后街有很多商店,物美价廉,非常贴近学生需求。迅驰广场也汇聚了各种美食和日用品,生活十分便利。
4、就业前景。关于就业,很多人都在谈论。据我所知,师范类专业的就业形势非常好。作为部属六大高校之一,东师本身就具有就业优势,再加上学校在师范教育方面的卓越表现,基础教育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校专门设立了一栋楼作为就业中心,近年来,招聘信息越来越多,学校的就业服务做得相当出色。身边的同学毕业后,大多数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当然也有少数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接受不满意的工作,但这在任何学校都是普遍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的就业前景甚至优于研究生。
5、兼职机会。关于兼职,这里也要提一下。家教是兼职中最多的一种!学校在综合楼专门设置了几个教室,供大家进行家教活动,非常贴心。在长春,找家教兼职并不困难,收入也相当可观,完全可以补贴零花钱,甚至可以赚取全部生活费。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内散发的兼职小广告,如抄写等,请大家务必谨慎,这些都是骗局!
总结。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主要针对本科生。如果有人想了解研究生或其他方面的情况,我可以继续补充。总体来说,东师非常适合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同学报考,学风和就业前景都很不错。但如果你对其他专业感兴趣,还需谨慎考虑是否适合。此外,东师整体氛围较为保守,创新性稍逊,集体感较强,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性格不适合这样的环境,还是慎重考虑。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制及学费)
学制:2年
学费:9500元/年(如有变动,研究生收费标准将按省物价局最新文件执行)
奖助政策:
1.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科研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博士生3万元/人,硕士生2万元/人。学校每年按照国家下达的指标开展评审工作。
2. 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博士生1200元/月,硕士生600元/月。国家助学金每年按10个月发放,最长发放期限为3年。自2014年9月起,原硕士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未超出基本修业年限的在读研究生均享受国家助学金。
3. 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和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考核一次,奖励年限不超过该专业基本修业年限。具体标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