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笔试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采用客观性题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题型,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着重考查与公务员职业紧密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涵盖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侧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词语理解、归纳总结、语句判断等方面。题型包括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考查考生对量化关系的理解和解决数量问题的能力,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考察考生对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考查考生对各类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通常涉及统计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
常识判断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申论是测试从事机关工作所需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针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和市(地)级以下职位,设置两套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报考特定部门如中央对外联络部等,需参加对应外语水平考试。
4、报考特殊职位如中国银监会等,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具体考试大纲请查询相关网站。
二、公务员考试所需掌握的科目
参加公务员考试,考生需掌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1、行政能力测验主要包含常识题、言语能力表达、数量关系、推理逻辑、资料分析等客观题。
2、申论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能力,以及从政府角度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报考公务员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维护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工作能力、大专及以上学历等。
公务员需具备忠于宪法、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品质。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概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全称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公共科目,部分岗位需考《专业知识》等。人民警察和执法类职位需加考《体能测试》。笔试后,所有岗位均需面试。
国考行测科目包括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等题型。
申论考试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题型多样。
一、归纳概括是试卷中的易得分题型,其得分点全部集中在提供的材料中。考生只需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出关键词,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技巧,将这些关键词汇整成句,并按照题干要求进行编号、分段,依次写出,即可获得高分。
二、提出对策是极具针对性的题型,主要针对出题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考生可以寻找材料中的直接对策,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原因、影响来反推对策。这类题型简单易懂,得分相对容易。
三、综合分析题型难度较高,主要难点在于对题干和材料的分析。有时答案就在材料中,但考生却未能发现或识别出采分点,主要原因是题干分析不清,理解不透,导致与答案失之交臂。
四、贯彻执行是今后工作中常用的一类题型,难点在于外在格式和内容逻辑。多数同学在格式上丢分点大致相同,因此忽略不计。但在内容上,有的考生能从材料中找到答案,按照正确的结构进行书写,但有的考生在整理内容时缺乏常识,导致内容混乱,逻辑性差,从而丢分较多。
五、申发论述,即大作文,是考生们最头疼的一类题型。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字数较多,很多考生由于惰性,在考试前夕没有写过作文,导致在考场上无法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更别提内容深刻。因此,作文题型必须在考试前多写、多背、多练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以下岗位需要专业科目考试:
1、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和相关招录部门网站查询。
2、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如果有专业科目加考,会在该职位的“是否加试专业科目”一栏内标明:“是”或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