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考公务员时间2025
2025年公务员省考的考试定于3-4月份,报名时间为2-3月份。国考的考试则安排在2023年11月底或12月初,报名自10月份开始。
笔试时间:公共科目笔试将于2023年11月举行。
上午9:00-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7:00进行申论。
笔试时间:公共科目笔试将于2025年4月举行。
上午9:00-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7:00进行申论。
(二) 报考者需年满18周岁,不超过35周岁,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放宽至40周岁以下。
(五) 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 拥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八) 满足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预计为291.4万人。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用于录用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的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需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民族自治地方在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可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1.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2.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自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
三、公务员考试2025时间
1、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2025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11月26日,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11月25日;地方公务员笔试尚未开始,大部分省份预计在2025年3月进行联考。
2、考试一年举行一次,一般在11月底进行笔试,考试公告在10月份发布,成绩在1月下旬发布,面试时间在2-4月。
3、地方公务员考试一般一年一次,部分省份一年组织两次。大部分省份的省考在3月进行联考,参加联考的省份有安徽、江西、云南、海南、山西、湖南、辽宁、湖北、青海、陕西、西藏、贵州、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黑龙江、河南等。
4、四川和重庆的省考分别在3月和12月进行。
5、公务员考试科目包括《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及《专业科目》。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及《申论》是每个考生都需要参加的,专业科目是部分岗位有专业要求的才参加,比如银监会、外交部以及证监会等。
6、制定复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安排时间,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和进度等。同时,要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和考试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7、国考中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语文、数学、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运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8、做题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考生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等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同时,做题也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时间分配和答题顺序等方面的细节。
9、国考中时事政治是考察的重点之一,考生需要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政策。可以通过阅读新闻、参加时事政治讲座等方式来了解时事政治,并尝试分析这些事件对国考的影响和意义。
10、国考包括面试环节,考生需要加强面试准备。可以参加模拟面试、听取讲座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面试能力。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语言表达和礼仪等方面的细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四、2025年毕业什么时候考公务员
国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简称,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根据我国人力资源部的官网可知,截止2022年10月5日,该考试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2月3日到4日,因此2025年的考试时间也是12月3日到4日。
1、是否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
如果考生受过刑事处罚是不可以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因此,有意愿报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在社会生活中要做一个尊法守法的好公民。在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的处分中,开除公职是最严厉的处分,在职公务员被开除公职后终身不得再次报考公务员考试。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总是不乏在职公务员考生。在职公务员考生报考,需要符合公告中的有关在职公务员报考条件。关于在职公务员报考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种规定:2013年1月1日以后新录用的公务员和参公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含现已离职人员)、现役军人、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被辞退未满5年的公务员和参公管理单位工作人员;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考。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与本人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回避关系的职位。
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指那些还没有毕业的考生,这类考生不得参加公务员考试,也不得以已经取得的学历报考。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考生对公务员考试不甚了解,不知道何为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即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这一年当中,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比如三年制研究生研三学生,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在校生。
回避关系也是限制考生报考公务员考试的硬性条件之一。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因此,考生在选择报考职位时如果有需要回避的关系,审核不能通过。
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报名过程中,年龄条件是一项重要的筛选标准。根据规定,考生需满足18岁至35岁的年龄要求。对于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非在职人员),以及报考定向考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主任职位的考生,年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至40周岁,即1978年10月29日之后出生。
至于学历要求,它同样对报考资格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公务员考试的学历门槛设定在大专及以上学历。而对于那些招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主任的职位,学历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至中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