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共有五个学院开设金融专硕项目,分别是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和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学院自2018年开始招收金融专硕,而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则是在2016年底成立,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这五个学院的学制均为两年,初试科目也保持一致,包括101政治、204英语二(经济学院可选日语或俄语)、303数学三和431金融学综合。
一、复旦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参考书
2016年之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曾指定四本教材,分别为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刘红忠《投资学》和朱叶《公司金融》。2017年起,虽然不再指定参考书,但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上述四本教材仍需重点关注。阅读顺序建议为: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朱叶《公司金融》和刘红忠《投资学》。
1.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亮点章节包括第2章第二节“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第4章第四、第六、第七节、第6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第7章第三节和第四节“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第9章第三节和第五节。
2.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特别提醒:务必使用最新版第六版教材;不建议过多时间投入国际金融学习,因为其并非考试重点。核心章节包括第2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第3章“汇率基础理论”、第4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前三节”、第6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第7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
3. 朱叶《公司金融》: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本书难度高于罗斯《公司理财》,建议先阅读罗斯《公司理财》。核心章节为2、3、4、5、7、8、9、10、11、14章。
4. 刘红忠《投资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说明:核心章节为2、4、7、8、9、10章;可配套博迪《投资学》复习,考试大纲与博迪投资学相似;公式推导可不必过分重视。
除此之外,还需额外关注以下教材:
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辅助教材,重点阅读2(金融体系概览)、4-6(关于利率)、第三篇(金融机构8-12)、第四篇(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13-16)、19(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23(货币政策理论)、24(理性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意义)、2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 罗斯《公司理财》:第1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经典,重点阅读前19章,课后习题及书中的例题需认真完成,尤其是计算题。
3. 张亦春《金融市场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不清楚的部分可查阅本书相关内容。重点章节包括:金融学第2章(货币市场)、第3章(资本市场)、第7章(金融远期、期货和互换)、第10章(利率);国际金融学第4章(外汇市场);公司理财第5章(债券价值分析)、第6章(普通股价值分析)、第11章(有效市场假说)、第12章(投资组合理论)、第13章(资产定价理论);投资学第8章(期权和权证)。
二、复旦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考试题型
之前年份,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卷题型固定。但自2018年以来,考卷题型发生较大变动(2019年考试题型与2018年相同),具体为:
1.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2.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3. 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4. 分析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与之前年份相比,取消了名词解释,增加了单项选择题比重。尽管取消了名词解释,但建议仍需重视,因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作答时,核心概念仍会用到。从考试题型看,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卷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文字水平和计算能力,强化和冲刺阶段需加强练习。
根据高分考生考后介绍,要想专业课拿高分,“431金融学综合”考卷需作答13页A4纸,意味着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引用2017年一个高分学员(专业课139分)的话,三个小时作答13页A4纸,这意味着根本没有时间思考。
三、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试难度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报考人数众多,从最近三年考研真题来看,专业课难度不高。但由于考题较易,导致分数普遍较高,进而提高了复试线。1、从整体录取情况看,复旦大学金融专硕录取分数近几年一直在增加,尤其是2017年,复试分数线达到400分(经济学院最后一名录取学员分数为402分),考试难度较大。当然,从2019年考试情况看,预期2019年复试线将超过2017年复试线。2、初试有难度,进入复试后还需加倍努力。例如,2017年,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复试人数为213名,最后录取人数为98人(许多学员被调剂到国际商务、资产评估专硕、税务专硕),复试通过率仅为46%。而且,由于部分高分学员不重视复试,如一个419分的考生竟然没有被录取。
此时,考研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金融名校博士、硕士团队创建,经过多年的教研沉淀和金融实践,深谙金融硕士从初试到复试的考核重点、出题规律和备考攻略,深谙金融行业的职业通路及生涯规划,以全心全意服务学员为宗旨,以帮助学子高分录取为根本目标。
郑小天老师,全国金融考研教育的领军人物,辅导人数超过一万,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学员的尊敬。他授课风格幽默风趣,擅长化繁为简,逻辑清晰,教学严谨。郑老师不仅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银行、期货、证券等多项从业资格,还深入了解金融从业路径,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指导和就业规划的导师。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我的本科院校并不显眼,看着同学们在大三下学期陆陆续续找到未来的方向,我第一次产生了迷茫的情绪。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考研,再给自己一次努力的机会。上海一直是我的梦想城市,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复旦大学。我本科学的是新闻,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我最终确定了自己的考研院校和专业——复旦大学传播学。
由于不用考数学,新闻传播是一个非常“内卷”的考研专业,今年A区的分数线达到了365分,比去年提高了不少,算是文科院系中顶尖的热门专业。而复旦大学的新闻系,更是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在确定院校后,我有一段时间陷入了自我怀疑,不敢跟别人讲自己报考了什么院校,但这个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一直指引我默默努力。我从官网上找到近几年的分数线和最终录取名单,大致明白了需要通过初试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分数线的需求是多少,综合下来我明白,整体需要达到390分以上才算保底。如果你没有收集充分的资料或者说对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没有执念的话,报考复旦新闻学院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决定。
二、初试复习经验
考研政治:因为我本来就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基础。6-7月份的时候是基础知识的梳理,我买了肖秀荣老师的一套政治书籍,用肖老师的书配合徐涛老师的网课视频学习知识点,然后在8-9月份刷选择题,在10-12月就开始看腿姐的课程并且配上腿姐的背诵小册子,最后我买了肖四肖八一整猛刷。最终拿到了70分以上,今年的政治感觉比较难,所以这个分数不算拖累也没有过多的加分点,就是不上不下的一个分数。如果在来一次,我肯定要把心思放在更基础的选择题上,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考研英语: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因此我从3月份开始背单词和学习英语,一开始我使用了扇贝单词这个软件,每天背诵200个单词,单词永远是英语的基础,不要报有侥幸心理。后来5月份开始每天做一篇经济学人的英语阅读。6-7月份我就开始准备考研阅读,我买了黄皮书,开始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和田静老师的长难句。9-10月份的时候我主攻完型、新题型和翻译。11-12月份就是大小作文加之前学过的内容继续复习。最后我的英语有了很大的进步,英语一的成绩也还比较理想。
考研专业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出题风格属于基础型的,但是题量非常大,要答的出彩也比较困难,专业一是新闻传播理论和史论,参考书目是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第七版),黄瑚老师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概论》,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以及《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专业二是新闻传播实务,参考书目有《当代新闻写作》、《当代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教程》。
关于专业二实务有个小建议,就是可以寻找研友互相批改自己的消息和评论,以及多看人民日报给出的新闻评论,积累金句,如果说基础是80%,那出彩的金句和新颖的观点就是剩下的20%。今年的题目中比较意外的是考了一道研究方案设计,这也证明了在新闻传播这个专业里面,最好能做到的就是面面俱到。
三、复试准备经验
我的初试成绩排名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我必须充分的准备复试。从2月中旬到3月底,我每天都去图书馆准备复试。复试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自我介绍,第二个是专业课问题,第三个就是考察英语。面试时间基本是25-30分钟,在这三个内容之间,英语口语的考察相对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后考察的部分,既有基础的考察,比如介绍一本书,也有围绕你自身经历的考察,一般来说考察3个题目左右。
接下来我说一下自我介绍,复旦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它的面试问题都是围绕你的自我介绍进行的,从你的介绍里面延申相关的问题,考察你对学科的理解,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理解或者是对一本专业书目的理解。重点在于观察你的研究潜力。
最后对于着装的建议,就是以干净为主,尽量穿衬衫,当然也不需要太正式,让自己舒适放松就好,稍化点妆,收拾好头发。
四、最后结语
未来的钥匙掌握在现在的自己手中,通过复旦面试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也会觉得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你相信自己,一直努力,问心无愧,无论结果怎样,这段过程值得自己一直回味。
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后去向多样,主要包括新闻媒体、互联网公司、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等。个人对考研的迷惑,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方向的发展前景和个人兴趣来做出决策。
复旦大学新闻系作为国内顶尖的新闻学府,其研究生教育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毕业生往往受到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后去向
1.新闻媒体:许多毕业生会选择进入各大新闻媒体单位,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等,从事新闻采编、报道、评论等工作。
2.互联网公司: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毕业生会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内容生产、网络公关等工作。
3.政府机构:部分毕业生会选择进入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如宣传部、文化部门等,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
4.教育机构:一些毕业生会选择在教育机构从事新闻教育或研究工作。
二、个人对考研的迷惑
考研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涉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对于考研的迷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1.了解个人兴趣: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进行深造,有助于在研究生阶段保持学习动力。
2.考虑未来发展前景: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咨询专业人士:可以向老师、学长学姐或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咨询,获取更多关于考研的建议和信息。
总之,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个人在考研决策时应综合考虑自身兴趣、专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