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德教授(线代组长)、蔡燧林教授、徐兵教授(高数组长)、周概容教授(概率组长)、范培华教授(经济类组长)、龚东保教授。
以命题组人事变动为一界,从80年代末至2000年可视为一代。特别是在1998至2000年间,数学命题组更换了一半成员,导致风格显著转变。
当前最受欢迎的辅导书籍多数出自这一代组成员之手或修订版,例如曾经二李全书现改名为李范(对于论坛上关于“二李变李范”的讨论,我们可一笑置之,因为范培华教授同样是这一代的中坚力量),以及现今的李王全书(此书的高数和线代部分主要取材于蔡燧林教授和胡金德教授于2002年出版的一本旧书)。
从1998至2000年的过渡阶段开始,到2001年之后基本全部更换,形成了二代命题组。该组成员包括合工大的朱士信教授、黄有度教授,东南大学的陈建龙教授(线代组长),以及大连理工数学研究所的两位教授,其他成员来自南开、哈工大、上财等校。
教育部自那时起开始建立更为成熟的题库制度,上述命题老师所出的题目可能还会经过另一批教授的再次加工。二代组除了合工大两位教授的同行们每年坚持出版高质量的合工大五套系列外,基本不活跃在考研教辅市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大多还未达到退休年龄。
三代组的构成保密,目前仅知成员包括南开、华南理工、西交的教授,国防科大的教授,以及中科院数学所的教授。
自2015年起,命题组正式接管,那年的试水考试难度较为温和,很多题目回归基础,甚至考到了教材上的求导商法则证明等内容;而2016年给考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全新的题风和大量的计算量让不少考生考后感到沮丧;2017年总体难度又回归平稳,只有少数题目能够体现数学思维水平,以供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
然而,刚刚过去的2018年(尤其是数学二和数学三)却显得相当艰难,许多考生纷纷表示苦不堪言。但小编认为,这一年的难度要低于2016年,因为2016年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套路,以及各种陷阱,而2018年几乎没有新套路,许多题目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熟悉。
由此可见,该命题组的命题风格已基本成熟稳定。总体而言,过去四年数学的难度呈现一年难一年易的趋势(据此推测,2019年数学难度可能会降低),但总的命题风格保持不变,即大多数题目考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准确性。
胡金德教授(线代组长)、蔡燧林教授、徐兵教授(高数组长)、周概容教授(概率组长)、范培华教授(经济类组长)、龚东保教授。
自1998年至2000年间,考研数学命题组的成员开始逐步更替,至2001年之后,人员基本实现全面更换,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二代命题组。成员包括合工大的朱士信教授、黄有度教授,东南大学的陈建龙教授(线性代数组长),以及大连理工数学研究所的两位教授,其余成员来自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
教育部自这一时期起,开始构建更为完善的题库体系,上述命题老师所出的题目,可能还会经过其他教授的二次加工。二代命题组除了合工大的两位教授每年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合工大五套系列试卷外,基本未出现在考研教辅市场,这很可能是因为大部分成员尚未达到退休年龄。
三代命题组的构成信息保密,目前仅知其中包含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和中科院数学所的教授。
自2015年起,三代命题组正式开始负责考研数学命题工作。15年的试题难度相对温和,回归基础知识的考察,甚至出现了教材中的求导商法则证明等题目;而16年的试题则给考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全新的题风和较大的计算量使得许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感到沮丧。
17年的试题难度再次回归平和,仅有少量题目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深度,用以区分考生的水平。
然而,刚刚过去的18年(尤其是数学二和数学三)的试题难度相当严峻,许多考生纷纷表示困难重重。尽管如此,小编认为18年的难度要低于16年,因为16年出现了许多新颖的题目套路,往年难以找到,且存在各种陷阱。而18年则几乎没有出现新的套路,许多题目第一眼看上去都很熟悉。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这个命题组的命题风格已逐渐成熟稳定。总体而言,近四年的数学试题呈现出一难一易的趋势(据此推测,19年的数学难度可能会降低),但总的命题风格保持不变,即大部分题目考察考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