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相结合,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达千年之久。其建筑采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风格,如抑制空间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3、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普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顶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阔、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标准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广至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根本内容是它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创造了“渐隐法”,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11、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1、效劳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竭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结合。12、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出色的画家,在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等多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一生坎坷却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把卡拉瓦乔的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其肖像画深刻揭示了各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有杜普教授的解剖学、夜巡及大量的自画像等。13、维米尔:17世纪荷兰著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喜欢用蓝、黄两种色调描绘市民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着重刻画自然光线的微妙变化,造型简洁,画面充满宁静、安闲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倒牛奶的女仆、花边女工等。14、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艺术思潮,目的是歌颂王权、效劳宫廷。①重理性。强调纯客观的描写,排斥情感与想象。②重典型。强调普遍的典型的表现,排斥特殊的个性的表现。③重古代。推崇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以历史、宗教和神话为题材。④重素描。注重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强调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15、罗可可: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艺术样式,也称“蓬巴杜风格”。它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巧华美的装饰。追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的风格,趣味甜俗,充满脂粉气。罗可可艺术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绘画上以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为代表。16、华托: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他创造了一种绘画新样式,即描绘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大自然中聚会、游玩、谈情说爱等享乐场面的雅宴画。他在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景象中营造出梦境般的优雅气氛,但总是带有淡淡的哀愁。代表作有舟发西苔岛、热尔桑画店小丑等。17、戈雅:戈雅是18世纪西班牙画家,浪漫主义美术的伟大先驱,他与大卫同时代,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包含讽刺、梦想、夸张等因素。对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铜版组画奇想曲、战争的灾难、油画裸体的马哈、着衣的马哈、查理四世的一家、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等。18、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兴起于法国而风行西欧的艺术思潮。新古典主义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稳固政权服务。它遵循古典法则,选择严肃主题,追求塑造的完美,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竭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19、印象主义: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普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其特点: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以自然景象和当代日常生活的片段入画,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20、新印象主义:继印象主义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这派画家根据光学科学的色彩分割理论进展创作,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而是将各种纯色的小点块并置在画布上,以取得印象主义所追求的光感和色感。因此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分色主义或分割主义,代表画家:修拉、西涅克。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中国美术史考研经验分享考研这个事情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首先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不管基础怎么样,是不是三跨,都是有希望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想说的是坚持自己喜欢的准没错。而且考研这个事情你付出多少就一定会有多少回报。回想备考的那段时间,也因为做不对题、第一天背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掉了、写题状态不对而崩溃,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挺过去就雨过天晴了。因为每一个人考前都会焦虑,紧张。你紧张焦虑的时候别人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规划好自己的学习进度。参考书资料选择:政治用的才思考研政治思维导图、肖秀荣系列资料、视频课讲义资料(石磊、徐涛等)。英语用的英语一真题及解析(黄皮书、考研真相之类的)、单词书随意(适合自己就行)。政治跟英语建议报班学,可以节省时间,自己学的话,政治思维导图肯定是很值得背的。611艺术概论肯定离不开王宏建《艺术概论》与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两本书是命题的主要来源,这几年有增加美学的考察,可以看看叶朗《美学原理》,李泽厚的美学教材。资料我用的是才思考研《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强化版资料》。内容很精简,真题也很完整。
美术史论的学习,书籍资源丰富,以下是一些推荐书目:
-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中央美院编写。
- 《外国美术简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央美术学院编写。
-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由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 《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作者为王宏建和袁宝林。
- 《美术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为邓福星。
- 《中国画论辑要》,作者周积寅,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 《西方画论辑要》,作者杨身源,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 《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薄松年和陈少丰。
- 《西方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春。
- 《中国美术史》(共十二卷),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朝闻。
特别指出,加粗的书籍是必读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初试涵盖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作品鉴赏等内容,复习的难度相对较高。
若想高效复习,推荐使用才思考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考研真题资料,其中包含详细的笔记和真题,有助于复习。
复习计划上,应先从中外美术史入手,打好基础。央美经典教材的《中外美术简史》应熟练掌握,并按照其框架进行背诵。美术概论部分,王宏建和袁宝林的版本以及邓福星的版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学习方法的建议,可以按照书的目录学习,每个章节的题目即为重点,每个小节也是重点,这样有助于记忆。最终目标是能够在没有书籍的情况下,将整本书的框架默写出来。
此外,《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周积寅的《中国画论辑要》、杨身源的《西方画论辑要》也是很好的补充读物。
为了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点,可以与同学交流讨论,或者在休息时间互相提问。此外,做真题也是检验自己掌握程度和练习答题技巧的有效方法。
总之,复习应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考研复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保持耐心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