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资格证的考题有什么特点
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必考科目,题型包括单选题(29题),其中25题来自综合素质部分,包括职业理念(4题)、职业道德(4题)、法律法规(8-9题)、文化素养(8-9题),其余4题来自综合素质下,涉及逻辑思维、信息处理能力和材料分析,分布为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阅读理解各一个,以及一个作文题。根据考情分析,分值侧重于以下模块: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作文。作文提升需要长期积累和融合教育学理念,分值不会太低。我们能短期内提升的是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职业理念涵盖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每年会有4道单选题和一个材料分析题。需在理解基础上牢固记忆,并清晰了解每个观点的应用,如教育观包括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和教学观,学生观包括“两独一发”,教师观包括角色和行为转变等。内容虽不多,但重点在于运用,备考时应辅以题目练习,确保解题思路。职业道德内容包括“三爱两人一终身”,备考方式与职业理念相似。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属于识记类,建议预习时快速浏览,结合题目把握出题方向,第三遍着重记忆不理解的内容。文化素养部分考查知识广度,需平时积累,考试方向难以把握,若无充足时间,可适当弱化处理。中学科目二考试题型包括单选、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小学科目二题型为单选、简答、材料分析和教学设计。题型多变,内容广泛,相对科目一难度更大,难以明确方向,让考生感觉无从下手。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内容专业性较强,理解起来较难。那么,如何备考呢?首先,第一轮准备时先浏览目录,了解内容范围,快速浏览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其次,总结重要考点。一般考点放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具体知识点如: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教学原则和方法、德育原则和方法、认知过程、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重点识记和理解,解决重难点。然后,突破难点。第三轮复习时,配合习题进行检测,若还有未掌握的内容,需巩固加强,突破难点,获得高分。最后,针对小学教学设计,考试中会有不同科目的篇目供考生选择,可针对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复习,找到小学学段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多练习教学设计撰写,确保考试时游刃有余。二、考教师资格证难不难
1、考试难度与个人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师范生如何消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否耐心学习,都会直接影响考试结果。2、教师资格证考试为入门级考试,总体通过率相比省考稍高,通过率约在30-40%左右。考试不限制专业,不少对教育学、心理学一窍不通的考生也加入考证行列,再加上师范类毕业生不再直接发证,教资考试人数非常庞大。3、教师资格证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4、(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以上学历;5、(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6、(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7、(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8、(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三、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题及答案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题及答案1.小安多次在运动会田径比赛中获得冠军,但他不喜欢学习文化课,陈老师找他谈话:“有特长固然好,但没有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将来很难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陈老师的做法()。B.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C.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安喜欢体育,不喜欢文化课,老师希望小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即全面发展,所以选D。2.李老师工作很认真,仔细学习了新课程大纲,由于学校说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讨论,课堂气氛好,同学们上他的课都很开心。但是在旁听课的老师说李老师上课缺乏语文味,没有效果。李老师的课堂中不存在的问题是()。李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这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但是其他老师认为教学中对知识方面的传授不够,所以A错误,BCD正确。3.郑老师的学生看了一些课外书后总有些问题跑来问他。一次有位学生看了关于生物进化的文章,对生命的起源感兴趣,郑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他讲授相关知识,而是动员他找出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比较研究。关于郑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看到了学生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B.看到了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C.看到了学生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D.看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郑老师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尊重以及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未知,这种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可以自我教育,在探索知识上有巨大的潜能。所以ACD都是正确的;学生的独特性是老师要意识到学生和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题目中没有体现学生和学生的差异,所以不选B。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下()措施不可采取。A.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B.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等资源C.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D.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发展先进带动后进机制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开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5.教师职业的很大挑战来自于不断变化的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自然也没有处处皆可适用的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年复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必须()。C.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中学教师夏某安排成绩落后的两名同学在考试时间上自习。关于教师夏某的这一做法,选项如下:
A. 合法,教师正确履行了提高学生业务水平的义务(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B. 合法,教师有权安排学生的学习(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D.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考试对学生来说是正常的教育活动,因此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可能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放学后,教师王某将小梅独自一人锁在教室,导致小梅在学校过夜。王某的行为,选项如下:
A. 不合法,王某侵犯了小梅的人身自由权(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B. 不合法,王某侵犯了小梅的人格尊严权(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C. 合法,学生具有共同维护班级管理的义务(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D. 合法,学生具有共同维护班级管理的义务(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教师不得限制学生的行动自由,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15岁的初中生张某经常侮辱老师,甚至殴打教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教师李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授课,这种教学行为,选项如下:
A. 没什么关系,只要教学效果好即可(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B. 不合法,应该规范用语,采用普通话教学(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C. 很正确,充分考虑了当地学生的沟通问题(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D. 不正确,应规范用语,宣扬我国主流文化(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10. 初中生小孟违反了学校管理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1. 小辉体育课时在操场打篮球,被校内装修卡车撞伤。对于小辉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小辉所受伤害是卡车司机导致,因此卡车司机承担主要责任。
12. 小明由于接受能力较差,每次学习新知识都需要比别人多花费一倍时间。班主任要求小明不参加体育课而去自习。班主任的做法,选项如下:
A. 用心良苦,但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权(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B. 合理,学校应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专门教育(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C. 不合理,侵犯了小明的人身自由权(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D. 错误,应充分保证小明的体育锻炼时间(价格调整:原价100元,现价90元)
本题中并不涉及到生命健康权及人身自由权的侵犯,主要在于老师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表现的是:
A选项中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C选项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D选项中进行有偿家教也是违背职业道德依法治教的要求。故选B。
文章开篇便以“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聆听的季节”为引,贯穿全文。因此,在答题时,需从整体上把握这句话所蕴含的意境。自第二段起,文章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听秋”的丰富多彩;最后,以“满载的都是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幸福”这一句话进行总结,升华了对“听秋”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