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内容解析
1. 考试科目。笔试环节包含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遵循分类分级原则进行内容设计。
公共科目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均为1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采用客观题形式,而申论则是主观题。具体考试大纲可参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针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分别制定试题,所有报考者必须参加。
对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的日语、法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阅。
报考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等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以及相应机构的官方网站查询。
2. 考试时间和地点。公共科目笔试定于2020年11月29日,具体安排如下:
11月29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时间为:
2020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0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考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需按照准考证上指定的日期、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的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网上报名时须选择北京作为考点。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网上报名时须选择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作为考点。
3. 成绩查询。笔试结束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确定各类职位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并对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给予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在2021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按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按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则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按40%、30%、30%的比例合成。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招考简章》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选,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对于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未达到规定面试比例的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
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工作。面试时,报考者需提供相关证件和材料。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会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相关内容可在《招考简章》或面试公告中查看。
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结束后,招录机关将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一般为: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其中,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详解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察与公务员职业紧密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等。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资料分析主要考察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常识判断主要考察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申论是考察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考察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考察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根据给定资料,提出具体可行的执行措施或方案,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能够根据给定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并说明理由。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执行能力——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依照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实际情况,迅速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问题解决能力——需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准确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技能——需熟练运用指定语言,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阐述、说明或阐释。
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机构,以及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外语水平考试。
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
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要求涵盖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方面。能力测试主要针对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试考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下分值分配依据历年考试真题:
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共40题,每题0.6分,总计24分;
2、数量关系部分:共20题,每题1分,总计20分;
3、判断推理部分:共35题,图形推理每题0.5分,定义判断每题0.8分,类比推理每题0.5分,逻辑判断每题0.8分,总计23.5分;
4、常识部分:共25题,每题0.5分,总计12.5分;
5、资料分析部分:共20题,每题1分,总计20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申论卷评分标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