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术院校各有特色,难以轻易排名。若硬要排,顺序如下:1. 中央美院 2. 中国美院 3. 鲁美 4. 津美 5. 广美 6. 川美 7. 西美 8. 湖美。
在我国八所美术院校中,中央美院通常位居首位。该校学生素质卓越,师资力量雄厚,各专业均有杰出人才。学院位于我国首都,得天独厚,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发挥。我国艺术院校存在门户之见,犹如古代作坊。潘公凯以外来户身份执掌中央美院,有助于改变上世纪的积习。潘公凯作为理论家,其“绿色绘画”理论曾引起广泛关注。他与徐悲鸿以来的历任院长在艺术思路上有较大差异,若能贯彻并邀请各方精英参与,有望形成新型学风与画风。
若将中央美院视为八大美院之首,那么中国美院在历史长河中,应是老大哥。该校藏书丰富,图书馆效应显著,师生视野开阔。目前,我国美术走势的决定者中,近四分之一出自该校。数年前,我曾访问杭州,发现校舍陈旧,影响了我的评价。据悉,新校区规划宏伟,在八大美院中首屈一指。许江在创作、写作和演讲方面才智横溢,曾是赵无极学习班成员,1988年起出访德国两年,办学思路超前。许江的平民意识和成人之美,使他在各个层面口碑良好,有利于美院广结人缘和网罗人才。杭州地灵人杰,三五年后,该校有望成为八大美院之冠。
鲁美离俄罗斯最近,是西式写实油画在中国发展的温床,创作力量在八大美院中名列前茅。韦尔申实干且内秀,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物。他又是融资高手,教师月薪在八大美院中最高,吸引了众多人才。我曾预言21世纪初期,中国会出现一批超越徐悲鸿、刘海粟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美术教育家。韦尔申是有竞争力的人选之一。
川美地处西部,条条框框较少,适合艺术家成长。巴蜀艺术自古以来就独树一帜。我国近百年来美术变革的发生地,先在上海、广州,后在北京和内地,第三次将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美院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要看培养出的人才。川美师生思想活跃,作品常出人意料。罗中立在重庆的地位无人能敌,上任前后却无意官场,敢作敢为。川美起用岛子执掌美术学系,邀请王广义、方力钧搞讲座,足以使头脑僵化的人开窍。当地才子均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即便面对外国名校,也不会甘拜下风。
广美多年未曾造访,津美则一直无缘参观。两校现任院长未知,不敢妄评。不过,美术与市场挂钩,广美堪称翘楚。广州白马广告公司总资产可收购广美,其创始人肄业于该校,首席设计师是本科一年级离校的女生。由此可见广美之强大。人才是美术事业的基石,金钱是事业的杠杆。中国入世后,广美有可能再次以开放的举措,领先于其他院校。天津紧邻北京,有人认为其被埋没在摩天大楼阴影下,实则不然。欧美的超一流名城市,又能利用北京的资源。天津美术传媒众多,仅次于北京。仅凭这些,津美绝不会甘居人后。
西安是中国文化发祥地和美术摇篮,也是中国西部艺术天国的门槛。近百年来,中国画坛风云人物众多,许多都跃过这龙门脱颖而出。中国美术家不到西安,等于白活一生。这片拥有无数文物古迹的土地,对中国艺术的复兴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杨晓阳的大美术构想正在逐步浮出水面,如美术公园、五星级窑洞艺术村等,既有创意,又不乏合作者。作为八大美院最年轻的院长,他有足够的时间打造一流的美术学院。七八年后,西安美院有望成为中国美术界乃至国际美术界的焦点。
湖北是中国帛画与漆画的发祥地。湖北自称标准惟楚有才,不全是吹嘘。如油画,尚扬、石冲曾走出校门,新人不断涌现。唐小禾在油画和壁画创作上享誉画坛,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大厅的两堵壁画,曾让众多埃及与西方名家落选。唐小禾倾心于艺术,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时,曾多次提交辞呈,坚决不干。如今担任湖美院长,全身心投入。湖美位于七大美院的地理中心,艺术上的吸收与开放的天然潜能首屈一指。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会有惊人的创举。
中国美术学院
1928年,蔡元培、林风眠等教育家选址杭州西子湖畔,创建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学院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几十年来,学院十迁其址,六易其名:1928年,国立艺术院。1929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中国美术学院。
建院76年来,学院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外闻名的艺术家,如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颜文梁、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萧传玖、关良、黄君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邓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等,都曾在这里撒播艺术的种子,留下耕耘的足迹。当今活跃在国内外艺坛的许多知名艺术家都曾经在此学习、教学。
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已是当今国内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型美术学院之一。它拥有四个校区,地跨杭、沪两市,占地千余亩。现有学生6000余人,教师500余人。已有正高职称76人,副高职称138人,中级职称177人。学院所拥有的两大主体学科: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均已获得国家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造型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学院设有中国画系、书法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综合艺术系、新媒体艺术系、造型基础部和美术史论系;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系、工业设计系、陶瓷艺术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环境艺术系、建筑系和设计基础部;另设有国际教育学院、视觉艺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成人教育分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附中等教学机构。学院具有完整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全球境域与本土资源互动、人文关怀与社会实用共生、造型与设计学科兼备的学科结构。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毛泽东为学院题名。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古元、靳尚谊先后担任院长。现任党委书记为杨力同志,现任院长为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潘公凯教授,现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著名油画家靳尚谊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华北大学美术系的前身是1938年创建于延安的“鲁艺”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海南教学实习基地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现有七个本科专业(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学、建筑、摄影、动画),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覆盖八个二级学科),一个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一个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点,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2003年获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专业范围涵盖油画、中国画、版画、壁画、雕塑、动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摄影艺术、数码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设计管理、博物馆学、艺术考古、美术教育学等20多个学科,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现有教授、副教授145名,讲师91名,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35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百余名。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座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西郊的长江之畔。学院自1940年建校以来,以完善的、独特的美术教育体系、活跃的学术氛围、卓越的艺术成就,驰誉国内外,成为“长江上游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1938年,李有行、沈福文、雷圭元、庞薰琴等一群热血青年在成都创立了“中华工艺社”,旨在振兴中华。1940年,他们又成立了由李有行担任校长的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与此同时,成都还有另一所南虹艺术专科学校,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王朝闻、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史岩、叶正昌、程丽娜等曾先后在此任教、讲学。后来,这所学校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一批艺术战士随军南下,他们是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的一部分,由贺龙担任校长,抵达重庆后创建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
1953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的绘画科、应用艺术科和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的美术系合并,成立了西南美术专科学校。两校的合并不仅汇聚了众多人才,还实现了专家与战士的结合,西方艺术教育、传统文化与革命思想的融合。1959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
学院目前设有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设计艺术系、工业设计系、美术学系、美术教育系、建筑艺术系、影视艺术系、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社科部与公共课教学部等14个教学单位。目前,有油画、雕塑和装潢三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硕士学位点。现有教师285名,其中正、副教授131名,各类在校学生4700余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倡导创建。1946年,鲁艺迁校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和沈阳,曾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以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建址于沈阳。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学院现有11个系(21个专业)和一个成人教育学院、一个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本部设中国画系、版画系、油画系、雕塑系、摄影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美术史论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艺术文化研究中心等。成人教育学院开设脱产、函授、自考教育,设有中国画、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摄影和美术教育本、专科各专业。学院各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各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现有各层次在校学生3780人,其中本科生3351人,硕士生229人,在职研究生班200人。另有外国留学生29人,成人教育学院现有在校学生978人。学院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力强、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84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93人,讲师80人,助教70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内艺术界有名望的离退休老专家、老教授仍在教学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有20位专家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院地处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位于南湖高科技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校园占地面积82181平方米,教学区建筑面积85976平方米。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三叉河口,位于天津市中心。其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6月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中,涌现出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许广平等一大批先进分子,成立了“觉悟社”,并同周恩来、马骏等男校学生一起,领导了当时天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
该校初期是师范教育的学校,1926年左右,专门设立了美术科,同时增设了西画、国画、图案三个专用教室。1929年美术科发展为图画副系,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建制最完善的师范院校之一,设有家政、国文、英文、史地、教育、音乐、数学、理化和生物9个系,图画、体育2个副系,在校学生达350人。新中国成立后,学院经过多次调整、易名,经历了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于1980年2月定名为天津美术学院。
学院占地94亩,校舍建筑面积8.79万平方米,目前设有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雕塑等五个二级学科,设有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艺术、综合绘画、公共艺术、多媒体设计、美术史论等17个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3000余人。
湖北美术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院,座落在长江之滨的中心城市武汉,现址武昌中山路374号(原昙华林)。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由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先生、唐义精先生及徐子珩先生等数位热衷于艺术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于1920年所创建。学院美术各学科、专业发展全面、丰满,现设有动画学院(含影像媒体和动画)及中国画、油画、壁画、版画(含印刷图形设计)、雕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含服装表演与设计)、美术学(含艺术设计学)和美术教育等12个院系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中等专业部(附中)和公共课部。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成立了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下设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艺术研究所和环境艺术研究所等,承担教学、科研和艺术的社会开发。美术学绘画专业已建成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为“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课程、雕塑系泥塑课程和版画系石版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三个二级学科,经教育部批准,已开始招收艺术专业硕士生FMA。《华中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季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已成为反映美术教学、科研状况和国内外艺术动态的重要窗口。
西安美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北邻小雁塔,东与大雁塔遥遥相望,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专业高等美术学府。校园占地三百多亩,校舍建筑面积十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青树参天、绿草茵茵、民间石刻艺术品遍地林立,人文气氛浓厚。学院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2003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获博士点授权单位,美术学获博士点。绘画学科是陕西省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和名牌专业。
目前,学院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设计系、建筑环艺系、装饰艺术系、服装系、美术教育系、史论系、高职大专部、成人教育学院、基础部、附中等14个教学系(部),还设有自学考试管理中心及考前培训中心。学院现有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成教生、自考生、中专生等6个层次教学门类。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专业教师311人(含教授33人、副教授66人、讲师107人),还特聘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30余人为我院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学院建立了美术研究院和雕塑艺术中心,设有美术馆、网络中心、文物标本陈列馆、民间艺术陈列馆、藏画精品陈列馆、少数民族服饰陈列馆及各类专业工作室,并在深圳、青岛、上海设立了分院,形成了立足本院辐射全国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学院还办有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专业美术刊物《西北美术》,院图书馆藏书32万册,历代书画艺术珍品1900余件。
广州美术学院(暂无介绍)
重庆油画考研有哪些注意的呢?
01/ 专业介绍
油画源自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由于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因此其也被誉为“油画之父”。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
油画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朝晚期(当时多称“西洋画”)。当时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一批西方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教,他们所携带传教用的圣像画就是现今可查的最早的案例。曾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过重要影响。
02/ 考研流程
整体而言,考研的流程为主要几个步骤:
1.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
2.网上报名: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在学校官网公布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之后,去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招生简章有注明);
3.现场确认:一般在11月中,现在不少院校已经开通了网上确认,不用再进行现场确认了(留意官网通知);
4.打印准考证:12月中,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打印;
5. 初试:12月底
6. 调剂:初试成绩公布后,复试前
7. 复试:3月中下旬至4月初
遵循这一流程,充分的备考周期为一年(跨专业零基础需另计),即每年1月前最好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随后开始寒假备考复习。
03/ 考试概览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初试包括两门专业课和两门文化课(外语和政治)。专业课由各校自主命题,外语和政治实行全国统考。
外语以英语使用最为广泛,部分院校还接受日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具体考试科目可查阅各校招生简章。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报考学术型硕士需考英语一,报考专业型硕士需考英语二,英语一难度略高于英语二。
政治对所有专业均为必考。
初试两门专业课,通常一门为理论,一门为手绘,或两门均为手绘,具体需根据所报考学校的要求查看。
理论部分多涉及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等内容。
手绘考试通常以素描和创作为主,素描常考人像,如头像、半身像、全身像,部分院校要求写生,部分院校要求默写;创作则提供一个抽象主题,考生根据主题自由发挥,表现形式无限制。整体而言,一方面考察学生的绘画功底,另一方面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
复试通常包括三门科目:专业(导师)面试、外语面试(外语听力)、笔试(理论/手绘)。
专业面试和外语面试通常难度不大,主要围绕个人兴趣爱好、本科学习情况、对专业的基本认识等进行,一般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由面试老师提问,考生回答。
笔试常见的也是理论和手绘两类,一般初试考理论,复试通常会考手绘;初试考手绘,复试通常考理论。其形式与上述类似。
04/ 院校选择
油画普及范围较广,几乎所有招收纯艺类专业的院校都会开设此专业。
艺术类院校中,九大美院: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鲁迅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应优先考虑。
相对于设计专业,纯艺类专业不太注重商业性,因此受地域影响较小。但追求优秀导师和资源,名校通常更具吸引力。
若想靠近家乡发展,可选择家乡所在省份的院校作为首要考虑,可在研招网院校库中查看。
其他学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也都不错。
05/ 参考书目
对于专业课,通常学校会提供相应参考书目,以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最为常见,具体可查看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但也不能盲目迷信官网提供的参考书目,有些可能只作参考,考试时并不涉及,最好是找到相关资源详细了解。
常见的理论参考书目有: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教研室主编
《外国美术简史》,央美教研室主编
《美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
《外国美术史简编》,张敢
《艺术学概论》,杨琪
《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
《中国美术史纲》,李公明主编
《西方美术史纲》,李行远著
《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范景中译
《艺术概论》,郑锦扬主编
《中国美术简史》,李茂昌
《中国美术史》,洪再新编著
虽然提供的书目较多,版本各异,但经过湿兄两年的研究,考核内容大纲基本一致,只是有些学校的老师自己有相关著作,学校会侧重引用本校老师的著作。
其中美术类以中外美术史考核最多,以央美教研室主编的《中国美术简史》和《外国美术简史》较为常见,也最具权威性。其次是美术概论/艺术学概论,其中王宏建的《美术概论》《艺术概论》、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较为常见。
手绘学校通常不提供参考书目,对于初学者或跨专业同学,湿兄根据个人喜好推荐一些,仅供参考:
06/ 报考建议
纯艺类专业与设计类专业不同,相对看重门派和个人的艺术才气,导师更倾向于招收熟悉的学生,因此在报考前最好联系导师,了解导师的意愿。
若为跨专业,绘画零基础,完全小白,考上该专业的几率较小,要做好几年长期准备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