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无需报名辅导班,原因如下:1) 考研实质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主要还是依赖于个人努力,辅导班的作用仅在于为那些缺乏考研经验的人提供指引,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然而,辅导班并非你的依赖,最终的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考生本人的努力程度。个人的努力程度越高,考取研究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与其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不如静下心来努力,既然选择了目标,就要风雨兼程,坚持不懈,实现别人无法实现的成就!2) 不论是面试辅导还是网络授课,老师每年所讲的内容都大致相同,网上可以轻松找到大量的教学视频。3) 考研辅导班的学习效率非常低,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考研班的老师通常都会拖沓,花费大量时间在闲聊上,不讲述几个段子好像课程就没有意思。4) 报班费用高昂,普通考研费用中报班会增加负担。5) 报班的最大好处仅是心理上的安慰,这仅仅是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花钱买了个安慰。零基础手绘培训班推荐:庐山手绘、海上艺号手绘、合一手绘、绘世界手绘、卓越手绘。1、庐山手绘庐山手绘训练营由总统家网、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主办,是国内从事环境艺术(室内设计)手绘培训的知名手绘培训机构。庐山手绘训练营地处江西九江,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庐山西海之滨,学习生活都在深山里头,教学场所周边风景秀丽。庐山手绘开设手绘培训班涵盖环境艺术、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服装、动漫、平面等专业,有不少室内设计、服装、平面手绘方面的名师。2、海上艺号手绘上海建筑学会会员单位、国内设计手绘培训开拓者、设计类专业考研快题开创者,是国内成立较早的设计手绘和考研快题培训学校,出版发行了《名校考研快题高分攻略》、《快题手绘步骤详解—考研工作一本通》等系列丛书,首提设计手绘和考研快题的概念,学院学生连续多年考清华、同济、东南、天大、华南理工、重庆大学等高校。3、合一手绘手绘表现、考研快题和考研理论网课,涉及室内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建筑、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立足天津,主要针对京津冀高校,包括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河北大学等等。考研课程分为线下手绘课和线上史论课,线下手绘课采用15人小班授课,授课讲师多为职业设计师和考研高分学长学姐,针对性强,手绘技术提升快,院校定向班可以快速提高学员的得分能力。线上史论课有配套的自编史论教材,可以大大节省学员备考的时间,并提高得分率。4、绘世界手绘偏景观、室内设计方向、针对武汉当地高校景观、室内设计专业的考研手绘培训机构。该中心在景观及室内设计专业的手绘培训有丰富的经验,组成了一支较为专业的教学团队,并成功出版了《解析室内手绘》、《解析景观手绘》两本书籍。5、卓越手绘环艺和室内手绘特色突出,针对的是长沙等高校。卓越手绘拥有丰富的专业手绘培训经验,完整研究的教学体系,针对学员不同需求量身打造的手绘教材,并组建了具有浓厚办学特色的专业团队,主讲教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应用“零基础、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旅游者“寓教于乐、师生融洽”的独特教学特色。这两个学校风格相差很多具体来讲,东南的话对于线条的要求很高,东南有个教授是钟训正,你应该看过他的钢笔画的吧?主要要求线条表现建筑,这个难度很高,临摹的话首选是:《建筑钢笔画技法》同济的话,手绘要求倒是不高,主要是在快题方案的创新上要有突破。临摹的话我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本集技法、快题、笔法为一体的书哦。最后呢,临摹还不如多多实践,快题要快,实践要好好把握。马克笔的运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把握时间,同济的快题3个小时,所以表现的时间是很少的哦,上马克的话也只有半个小时,同济更要求方案的创新,在表现上太下功夫其实没有必要。东南的话呢,钢笔表现如果没有东南本校的人强的话,在被老师第一眼看到快题卷的时候就会被刷下去,所以你的钢笔线条功夫要练到和东南本校的高手一样的境界,不行的话也要到以假乱真,这样才有希望。书的话呢,不在看多少,而在自己是不是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才可以脱颖而出希望可以帮到你。一、个人介绍你好,我是20届浙大建筑学设计方向考生,今年刚被拟录取。因为本科建筑学未过评估,毕业后的学位依旧是工学学位,所以为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最好能为自己拼得一个建筑学硕士学位。最后成功被浙大录取,下面是我的心路历程。二、择校原因择校的时候,优先注重的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对我个人来说,心情和未来永远忠于我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关外的雪原、河西的朔漠、巴蜀的奇岭、琼崖的碧波,我都已一一领略,而唯有江南的隽秀雅致,饶有趣味,追忆起来颇有回甘。选择杭州,因为这里格外清秀。我选定浙大的时候,甚至没有关注它往年的报录比,我只知道既然是选定了就努力考吧。因为初期选择学校,大家都是一样的基础。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学校,就要勇敢地去奋斗。我们只需要保证自己结束这一年考研的时候,回忆起来不留遗憾。在自省的时候,真实地认为对得起自己就好。三、专业课备考建筑学基础(专业课一)学习方向:全面浏览建筑学课本内容,并做好笔记(笔记要精炼,节省时间)学习任务:1.中国建筑史:看课本《中国建筑史》,做好笔记(择重点进行摘抄、绘图,并且要进行一定的记忆)2.外国建筑史:看课本、《外国建筑史图说》做笔记(同上)3.建筑构造:看课本,做笔记(凡是跟数字有关的都是重点,如多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低于1.05m,高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低于1.1m等)《建筑构造》上册,李必瑜编,建工出版社;《建筑构造》下册,刘建荣编,建工出版社;4.建筑物理:看课本,做笔记《建筑物理》柳孝图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5.城市规划:课本内容太多我建议不看,后期好好利用培训班的资料就好。参考书籍:各学科课本,城市规划原理《外国建筑史图说》陈志华《外国建筑史》是以时间为轴,对各个地区的建筑做出讲述。这本书只需要看到法国古典主义的洛可可部分,即可转而阅读下一本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当然,学有余力可以阅读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建筑那部分)古代部分的学习,重点看发展演变及其原因。结构、形制、柱式、立面的演变尤其重要。近现代部分,个人认为书的编写不是特别清楚,可能也是因为近现代的建筑发展越来越百花齐放。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于总结大纲,同时理清人物关系(尤其是五大师及五大师以前)。6小时快题设计(专业课二)
学习方向:本阶段快题练习,视个人情况而定。若您已有较强的手绘功底,我建议您直接开始浙大真题训练,每周一套。若您是初学者,我建议您每周进行一张效果图训练,先培养个人风格。
快题设计通常以新建、加建、改建公共建筑为主,需完成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外部环境规划。方案需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做出环境设计,并依据设计任务要求实现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同时,方案应体现建筑特色、具有良好空间组合,并具备工程技术可行性。图面表达需准确,掌握熟练的表现技巧,符合制图规范。无指定参考书目,主要参考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范等。以下是考研资料联盟推荐的参考书目: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沸郎西斯、D 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快题设计80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版;
《快题设计备考指导:建筑专业快题设计》辛塞波;
《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应试指南》黎志涛;
《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戴志中;
《快速建筑设计》;
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学习任务:
1. 每周进行一张效果图练习,认真绘制,不必过于关注时间,关键是画出自己能呈现的最佳效果。只有画好,才能提高效率。
2. 浙大考试不考察分析图,但在抄绘练习中,试着绘制分析图,以锻炼设计能力。
3. 学有余力者可适当安排平面设计任务,尺寸为一张A3即可。
建筑学基础
个人建议开始复习时不要过于“套路”,也不要偷懒。有些人一开始就询问能否帮忙划考试范围、哪些是重点。建筑基础虽有规律可循,但具体考试题目如何出,谁也不知道,这应该去问出题老师。复习初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参考书目较多、真题范围广、题路清奇。但考试结束后,最有信心的是因为考到的题目都在复习范围内,即使出现一些生僻题,凭借平时的知识积累也能答得八九不离十。我的安排是先通读一遍参考课本,对内容有一个大致印象,然后查阅考研资料联盟的干货,包括课件和前辈的笔记等,加深理解和记忆,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建筑原理和城建史,我觉得做笔记太耗时,所以选择查阅资料,并用便利贴将自己的理解补充进去。
四、政治备考
我的政治复习开始较早,8月份就开始看徐涛的课了。当时我还没有决定报考华东师范的925还是浙大的843,这两个专业一个是英2一个是英1,做什么都有点浮躁,但政治总要学吧?!于是早早地就开始了政治复习。但建议大家,政治一般下学期再准备,因为过早准备效率太低,会浪费其他科目的时间。不建议看太多辅导班讲解视频,如果有人陪着你监督你努力的感觉还是满好的,但这会花费较大,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政治资料:
选择题:主要是肖秀荣的资料配套徐涛的课,看到网上有些人说不太匹配,我用下来感觉还好。前期就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次听完课配套着把选择题做完。
大题:肖4肖8!(可以看看腿姐的押题,虽然我没背)+研木易木子yyds!!!!
8-9月:断断续续把徐涛的视频看完了。如果没时间可以不看涛涛的课,但是涛涛真的太有趣了,我爱偷懒。1000题一遍刷完,有个大概的感觉。因为刚看完视频脑子热乎,所以1000题可以闭卷做一做。
10月:很多人都觉得政治晚点开始,但我感觉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早点开始,因为之前已经刷过视频了,后面时间越来越紧张,但对于政治还是稍微踏实一点,10月份又刷了一遍1000题,每天看几章内容。我是先闭卷做1000题,再看书的。正确率惨不忍睹,一度认为前两个月白花了。
11-12月:我一直在做选择题,我感觉我已经把市面上的老师的出的卷子的选择题都刷了。整套的选择题我还是选择又刷了一遍1000题,我把徐涛的优题库也刷了。emmm....涛涛老师的选择题我觉得一般,能感觉到和肖秀荣的出题思路不一样,所以一做优题库的时候又是很受打击,我觉得有时间想练题感的可以...emmm还是算了,去学习专业课不香吗?后面徐涛有个专门讲优题库里个别题目的视频,有空倒是可以看看,主要是听解题思路,填补自己的知识盲区。
12月初:肖四肖八会陆续出来,可以刷个两遍,选择题很快的,这个时候已经大概能知道今年政治考题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了,因为每个老师的出题内容都大同小异。肖八一开始做的不理想,但后来我觉得是肖7肖8慢慢简单起来(给学生增长自信吧),也能做到40+,肖四不出意外平均分也是40左右。
12月中-考前:猛冲一波分析题,我正式背分析题比较迟,时间有点小紧张,但是研木易木子的分析题资料真的是太好用了!!!到时候市面上会有的,会梳理框架让你背诵,主要是以肖4为中心,综合涛涛腿姐的押题卷的大题整合内容给你背。我一开始觉得背的少很不踏实,因为我几乎没有翻过肖8的分析题答案。但我是没时间了,所以信了一波,值的!强推强推!小黄书我也翻过,我还跟过徐涛的公众号,有个背诵打卡,没坚持下来,这个时间和收获比不高,只能说前面背诵可能对冲刺的时候留点印象,但太没啥重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能坚持(看个人实际情况吧,我不行)。还好后期放弃徐涛的背诵,不然我觉得我会崩溃的,涛涛人很好,但可能主要做的是一种情怀吧,后来我好像还蛮喜欢政治的。
五、英语备考
浙大的英语线一般为55分,看起来要求不高,但对于考研来说算高分了,大家要警惕,每年都有很多因为英语不过线而无法参加复试的同学。跟研友们刷题后一致认为,近三年的英语真题难度呈下降趋势。去年的真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实战有点紧张的原因,感觉比前两年难一点点,但总体上还是历年真题的青铜水准。说这些是想让大家放松心情,好好复习英语还是能有不错的成绩的。
英语复习内容无外乎单词、刷真题。自己独立完成可能会有些枯燥,但身边也有公共课全程自学上岸的例子。我个人比较推荐跟老师跟视频,有人陪着你监督你努力的感觉还是满好的。基本上跟着这些老师的视频学下来再加之自己的巩固复习,是足够了的。
首先是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三个月看完了一遍,之后开始第二遍,中途用“list”背了一个多月单词,可以说给我打下了很坚实的单词基础。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在半个小时、0.5天、1天、2天、4天、7天、15天的时间点各重复一次你所记忆过的单词或词组,以此达到巩固的目的。
有了一些单词基础后便开始阅读题源外刊(我买的是何凯文的书),每天读一篇,以此锻炼自己分析句子的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为之后的阅读打下基础。从2020年4月开始我便开始跟着刘晓艳老师一起学习语法和长难句,上课的时候认真做笔记,课后完成书上的练习。大概花了一个多月就学完了语法和长难句,这对于分析句子非常重要!
五月份,我开始笔译1989年到1995年的阅读(可能我基础比较差,所以采取了这种“笨”办法),每天一篇。我从六月份开始做阅读理解,我是听唐迟老师的阅读,核心就是学会他的方法,不断去实践,发现错误后要及时参照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获得反馈对于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我从2004年一直做到2016年,留了4套给最后四次模拟考试。中途用外刊代替自己的阅读(千万不可以中断阅读!)翻译和完形都是听宋逸轩老师的课,个人觉得提升很大。
作文是背王江涛的20篇(从10月开始背,也要注意及时复习),但是自己也要写,只有写了你才知道具体怎么行文,在考场上才不用现想。
我遵循的学习日程安排如下:
每天清晨7点20分至8点20分,我专注于背诵单词,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着,从8点20分到中午12点30分,我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这段时光,我全力以赴,力求在数学上取得突破。
午餐及午休时间从12点30分至下午2点。
下午2点至5点30分,我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考虑到考研专业课的考试通常安排在下午,我特意将这一部分的学习时间放在了下午,以便更好地适应考试节奏。
晚餐时间从5点30分至6点10分。
晚餐后,从6点10分至晚上10点,我安排了英语和政治的学习。晚上学习相对轻松,有助于我在心理上保持良好的状态。
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考研的考试时间。数学和专业课各占150分,是考研中最为关键的科目,因此我将它们放在了白天进行学习。考虑到考研数学在上午进行,专业课在下午进行,我选择上午复习数学,下午复习专业课。晚上的英语和政治学习则相对轻松。
随着考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浙江大学的考研难度也在逐年增加。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为自己选择浙江大学感到无比庆幸,也为自己成为ZJUer感到自豪。在浙大,建筑系的老师们都极具责任心,他们不仅会带领我们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大型实际项目,还会组织有趣的设计竞赛。与同学们为某个项目熬夜的经历,不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宝贵的财富。可以说,在浙大,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学历,更有深厚的师生情谊、同学间的手足之情,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