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考研避坑指南,作为22年重邮计算机考研生,我在报考时受到了知乎上推荐的热潮影响,但实际考后发现存在不少未被提及的难点。本文旨在为未来的考生提供一些避坑建议。
首先,重庆邮电大学的计算机学科评估为B+,在非211高校中表现突出。专业课只考一科,这是吸引考生的一大优势。华为校招时将重庆邮电列为三所非211高校之一,每年有众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厂。
然而,在考虑报考之前,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考研难度**
第四轮学科评估后,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科热度飙升,在知乎等平台的计算机考研推荐中,重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22年报考人数达到三千多人,竞争激烈程度堪比部分211院校。在今年的300万人落榜的大背景下,预计明年报考人数可能突破四千人。这可能会给部分考生带来压力。
2.**专业课压分现象**
专业课存在压分现象,22年学硕专业课考试中,即便有实力很强的考生,专业课成绩也未达到高分。据观察,专业课成绩通常被压分20分左右。因此,仅因复试线看起来较低而决定报考,可能是被表面现象迷惑。建议考生根据自身能力预估,减去压分因素后,再考虑是否报考,以免因压分导致的劣势,影响调剂机会。
3.**软件学院单科线自划**
软件学院采用单科线自划,引起争议。21年软件专硕复试线异常高,软件学院开始自划线,数学和专业课单科线定在85分,复试线为335分。22年软件学硕报考人数大增,预估复试线为310分,但实际复试线仅为290分,原因是英语和政治单科线大幅降低至60分和65分,这种做法使得复试线看似较低,但实际上仍对考生构成挑战。
综上所述,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考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风险。建议考生在决定报考前,深入分析自身的实力与目标,了解专业课压分和学院自划线的潜在影响,避免因表面现象而做出错误决定,确保自己的考研之路更加稳健与成功。
(1)本名单基于相关软件的大数据分析与知乎上考生的真实反馈整理,但需注意,部分考生的观点可能带有主观性,因此不建议一概而论。
(2)同一院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A专业可能存在招生不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B专业也会有类似问题,重要的是要深入考察目标专业的招生公平性。
(3)某些院校在过往存在不少负面评价,但近年来已对招生机制进行了调整并发布了声明。本文仅选取了21年之后的评价,但学生对这些院校的评价可能仍停留在最初的印象上,导致评价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4)存在个别院校同时被列为考研白名单与黑名单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和时间差异造成的正常现象。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知乎上的一些吐槽:
1.华南师范大学(211,广东广州)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复试和录取名单发布时间较晚,不利于调剂。
具体评价:
23年压分专业课成绩令人难以接受。
控制工程专业课难度大,均分仅70多。
华师的压分现象普遍,可能压分到过不了国家线,报考时公共课不能拉低分数。
经济与管理学院存在招生不公,经济学学硕不推荐报考。
国际商学院将所有一志愿考生刷掉。
成绩公布后,复试通知时间较晚。
2.南京理工大学(211,江苏南京)
差评关键词:偏爱本校生源及985调剂生,复试线不高但复试比例高,导致高分考生被淘汰。
具体评价:
招生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面试问题过于随意,对内部生源友好,对外生源则不友好。
调剂主要接收985院校的考生,不接受211及双非院校。
在复试中存在内部倾向,导致高分考生成为“炮灰”。
3.宁夏大学(211,宁夏银川)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压分严重,影响考生分数与调剂机会,校方处理不够透明。
具体评价:
本地学生不敢报考。
政策性211,存在压分导致考生分数偏低,影响调剂。
二级学院中国文学院存在压分情况,考生专业课成绩极低。
被批评为“死亡211”。
4.苏州大学(211,江苏苏州)
差评关键词:竞争激烈,分数虚高,性价比不高,部分专业不保护一志愿。
具体评价:
只接受985调剂,损害第一志愿考生。
报名人数众多,分数虚高。
部分专业热度高,超过985院校。
化学专业拟接收调剂人数远超计划招生人数。
5.兰州大学(985,甘肃兰州)
差评关键词:看重考生出身,双非院校考生报考风险大,调剂时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毕业生。
具体评价:
复试时本校考生优先。
面试中询问考生本科背景,对第一志愿考生保护不足。
压分现象显著,导致考生分数偏低。
面试时明显倾向985院校背景的考生。
6.广西大学(211,广西南宁)
差评关键词:不保护第一志愿,偏爱接收优质调剂生,存在压分现象。
具体评价:
专业课压分严重。
招收大量调剂生,影响一志愿考生。
存在压分现象,导致考生分数偏低。
调剂系统开启后招生计划变动大。
7.天津大学(985,天津)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不保护第一志愿,重视科研能力,存在学校歧视现象。
具体评价:
高分考生被刷。
存在明显的出身论倾向。
招生计划调整频繁。
8. 电子科技大学(985,四川成都)
差评关键词:复试比重较大,存在拉拢导师保研现象,存在歧视现象。
具体评价:
面试环节竞争激烈。
复试题目随机性高,倾向性明显。
复试科目繁多,存在随机性。
导师倾向性明显,倾向于本校考生。
9. 重庆大学(985,重庆)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复试比例较高,大量一志愿考生被淘汰。
具体评价:
复试题目随意性大,倾向性明显。
复试时间较晚,影响调剂。
存在压分现象。
10. 云南大学(211,云南昆明)
差评关键词:拟录取名单公布延迟,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
具体评价:
公布名单延迟,错过调剂黄金期。
存在压分现象,影响考生分数。
11. 中国传媒大学(211,北京)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大量招收调剂考生,复试时间晚,不保护一志愿考生。
具体评价:
存在压分现象。
复试时间晚,不利于调剂。
大量招收优质调剂考生。
12.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影响考生录取和调剂机会。
具体评价:
复试时间晚,影响考生。
存在压分现象。
大量招收优质调剂考生。
13. 华东师范大学(985,上海)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
具体评价:
生态学专业存在压分倾向。
存在歧视现象。
14. 西南交通大学(211,四川成都)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复试时间晚,出结果慢,影响考生调剂,复试淘汰率较高。
具体评价:
建筑与设计学院存在压分现象。
复试时间晚,影响调剂。
存在淘汰现象。
15. 山东大学(985,山东济南)
差评关键词:偏爱211、985院校生源,不重视一志愿考生,优先考虑本校学生。
具体评价:
存在歧视现象。
一志愿考生录取机会较低。
建议:
在知乎搜索“XXX学校考研压分吗?歧视吗?”时,可能会发现多种评价。建议在做出决策前,多方面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避免轻信未经证实的简单评价。若发现某个学校被无故抹黑,经过验证后发现负面评价不成立,那么这可能意味着该校在下一年可能成为“捡漏”的机会。
了解学校的风格和素质,可以通过关注学校官网的考研信息公开程度、透明度,如公开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参考教材、复录比等信息。对于面试占比高、复录比极高的院校和专业,风险较高,建议选择复试有笔试、且笔试占比相对较小的院校和专业,以减少不确定性。
面对考研,很多应届生会考虑提升学历,但在准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误区。在择校和准备考研时,应提前收集信息,避免盲目行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个人兴趣,尤其是跨考的学生需付出更多努力。确定目标院校后,不宜轻易更改,以免浪费准备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