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考省级试卷和地市级试卷有何差异
备考国考的考生们,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国考的笔试试卷其实是有区别的。在备考之前,了解这些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国考试卷的区别。
国考笔试试题分为省级和地市级两种。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要考的是哪种试卷呢?很简单,查看届时发布的最新国考职位表,职位表中会注明每个职位对应的考试类别。
省级以上行测试卷共有135道题,而地市级行测试卷则为130道题。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题量,相差5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上,副省级为15道数量题,地市级为10道数量题。
虽然两者在行测五大模块的考查内容上有所重叠,但副省级在言语部分额外考查了篇章阅读。整体来看,副省级测试卷的难度系数略大于地市级试题。
国考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根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但两者考察的能力不同,且给定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二、公务员考试的国考和省考有何不同
公务员考试并非国考对应省级卷,省考对应市级卷。
根据国考与省考的区别,两者在考试内容的细节上有所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1、首先,国考有专属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地方公务员考试试题主要来自人事部门考试中心题库。
2、其次,考试科目大体相同,但细节有所差别。国考中,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测为统一一套试题,而申论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级以下两类试卷,部分职位加试专业科目。省考公共科目会有些许差别,江苏省考会单独列一门公共基础考试,即江苏省考考行测、申论和公共基础三门,上海等地的部分职位考试还需加试农村基础知识和社区基础知识等。
由此可见,国考申论对应的是省级以上和副省级以下两类试卷。
国考与省考在题量与考试难度的差别在于国考相对省考,题量方面有差别。
比如省考中行测联考试卷只有120道题目,而国考会有135-140道题目。申论方面,国考试卷分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对于考生的答题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相对字数要求也会更高。而且一般国考的出题方向一直是省考的风向标。
国考的组织单位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而省考以各省为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考试区别
三、公务员省考和国考试题有何区别
1、国考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
2、省考一般由对应省份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
3、国考一般是前一年10月中旬报名,11月底考试。
4、省考时间有分类:参加联考的省份一般在当年4月下旬考试。北京、上海是在国考后招考。重庆、四川、吉林一般有上下半年两次招考。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实行单独招考。
5、国考行测试题省部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作答时间均为120分钟;申论试题材料8000字左右,作答时间为180分钟。国考难度更大,国考答题速度要求更快。
6、省考行测试题一般为100或者120道,作答时间120分钟。申论试题材料6000字左右,作答时间为150分钟。省考题量和难度较小,省考相对于国考难度小一些。
7、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8、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9、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10、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四、省考和国考的考试内容是否相同
1、考试内容一样,但是题量和题型略有差别
2、首先要明确“国考”、“省考”的基本概念。国、省考的概念差别,是由考试组织单位和考录机关的层级、地域范围决定的。国考,全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考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为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面向全国举行;省考,以各省为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为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在本省范围内举行。
3、考录机关即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单位,是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新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各机关单位根据职能、编制、岗位、在岗人员数量变化,每年或每半年一次向同级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人社部门及由其管理的公务员局)提出招录计划,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由主管部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考试。
4、按考录机关层级和隶属关系,公务员考录职位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序列,中央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国考”,地方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省考”。按机构性质和职能,中央和地方两大公务员考录序列又分为多个类别和系统:
5、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中央公务员考录序列,涵盖了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大系统。
6、在中央党群机关中,“中央”一词代表机构级别,系指党和国家最高级别、最核心层次的领导机关;“党群”则涵盖了执政党(中共中央各工作部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参政机关(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部门)以及司法机关(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统称“两高”)。
7、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指的是政府系统中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国家行政机关”一词表明了行政部门的法定地位和行政级别,特指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内设机构(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部门(如外交部、发改委)、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如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人社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中央部委、各大部委,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有时泛指党中央、国务院两大系统的各个部委,有时则专指党中央或国务院某一个系统所属的部委。
8、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主要是指国务院系统各部门直属或派出的工作机构,例如审计署派驻各地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工信部各省通信管理局、民航各区域管理局、各地区海关。这些由国务院部委、国家局直接管理的各类机构,在管理关系上又称为国务院系统垂直管理部门,其人事、经费、业务不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