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公务员考试通常安排在每年的3月和12月。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和省级公务员考试(省考)。国考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定在11月底或12月初;省考则每年举行一到三次,具体时间由各省份自主决定,通常全国大多数省份在3月份统一进行,但个别省份时间有所差异。
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依照政策规定,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服务人民的公仆。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2006年,国家公务员法实施后,除行政机关外,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也纳入公务员队伍,例如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等。
领导职务的设置依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务员职务分为十一个层次。通用职务名称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总监、二级总监、一级高级主管、二级高级主管、三级高级主管、四级高级主管、一级主管、二级主管、三级主管、四级主管、专业技术员。
二、公务员国考和省考的具体时间
2023年国考的公告预计在10月发布,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2年11月,具体安排为上午9:00-11:00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下午14:00-17:00的申论。
省考的公告发布时间为2023年1月,报名时间为2023年2-3月。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3年4月,上午9:00-11:00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7:00是申论。
各省份的考试科目由地方自定,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考生需遵守考试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并携带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监考人员将在考前20分钟左右宣读考试注意事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答题卡印制在试卷封底内页,考生需在配套答题卡上作答。卷卡不一将影响考试成绩。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律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申论一律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作答。考生需自备橡皮、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
严禁携带手机、计算器等电子设备进入考场,违者将按《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以上信息整理自公务员考试网、百度、百度百科。
三、2022年公务员国考时间
2022年公务员国考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至28日。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点。考生需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笔试阅卷结束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确定各类职位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报考条件即可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职位分两大类,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类别中的一个部门或单位进行报考。
四、公务员国考的考试月份
1、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国考是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省考是各省自行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不定,大多数省份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4月份进行。
2、省考每个省份一年一次,极少数省份两次,有的在上半年有的在下半年,大部分都限制户籍,也有的不限户籍。
3、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在11月,一年一考。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将固定下来: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0月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4、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国家公务员笔试考试科目分为《行测》和《申论》两科,各试卷满分都为100分,且二者采用闭卷方式来考查。
5、《行测》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均为单项选择题。从试卷总题量上看,省级(副省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
6、《申论》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命题,前4道题为问答式,往年最后一道题以大作文的形式呈现。2020年国考《申论》取消大作文,引人注目,更变为对考生进行应用文体的考查。《申论》对于文章写作不再考查,而是置换到具体的工作场景中来考查写作能力,实现了写作专业能力和实务工作能力的融合。
7、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目前常考的结构化面试题型一般是综合分析题、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题,以及其他类,主要包括漫画类、名言警句类、连词成句类、演讲类等题型,此类题型更多地侧重于考查考生的临场反应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8、公务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能不能进入面试要看合格分数线以及实际岗位的招录比,按照排名的情况选择进入面试的人数,也就是说分数线是不固定的。
9、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岗位,分数都是有差别的,需要你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
10、有的人专业比较好,报考的职位找人多,要求也多,竞争可能就比较小,分数可能相对较低;有的人专业比较冷门,没有合适的岗位,只能去三不限竞争,那自然分数就比较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我国将建立一种以财政拨款为主体,辅以其他多种途径筹集教育经费的体系。国家正致力于逐步提高教育投入,确保国家直属学校教育经费的持续稳定。
第十二条则指出,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设立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经费应由举办方负责筹集。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预计投入将逐年增长,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第十二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持,预计支持力度将有所增加,以保障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营。